7月14日下午,由江苏师范大学承办的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哲学”暑期学校,在江苏师范大学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106报告厅有序进行。今天是暑期学校的第二次学术工坊,学员们按照安排,分线上七个小组和线下三个小组,在王恒博士的主持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对话。
主讲人简介:
王恒,教育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2019年“优博”引进人才,江苏师范大学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教师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政策、教师专业发展。在《全球教育展望》《教师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篇。
真知灼见首先来自于多思善疑。在学术研究中,我们需要不断思考、质疑和交流。在此次工作坊交流活动中,有三个主题可讨论。活动中,王老师首先对线上线下的同学们参与本次讨论活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接着王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本次工坊的活动规则,与前一次相同,十一组同学按照三个主题分别进行讨论,每个主题讨论40分钟,发言的小组提前报备,按照报备的先后顺序发言。
江苏师范大学刘春迎同学发言:我认为,教师的幸福感可以从构建教师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来回答。建构教师健康且丰富的精神世界是十分重要,培养教师的精神自觉,并不是要求教师继续保持外界对于知识分子过分清高的刻板形象,而是一种具有人生大智慧的自我和解,即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与决定自身命运的世界协调统一。这不仅是对教师如何度过漫长而幸福的职业生涯的回答,也是对所有人如何度过漫长而幸福的人生道路的回答。
江苏师范大学赵可丽同学发言:针对如何度过漫长而幸福的教师生涯,我认为可以采用高伟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观点回答这个问题,第一,要有兴趣;第二,要有作为;第三,做任何事都要谨慎。一个教师要有兴趣,爱孩子,喜欢教孩子,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有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知识提升自己;有作为才能确认自身价值,获得职业尊严自我认知和定位;最后就是要任何事都应谨慎,时刻提醒自己、明确自己的身份,合理定位。
南通大学袁慧同学发言(线上):关于如何度过漫长而幸福的教师生涯问题的回答,我认为离不开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幸福和有为这两组关系的探讨。付八军教授根据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思想强调了“活教师”的概念,认为“活教师”有三个特征:热爱生活、灵活应变、充满活力。所以我认为幸福的教师不会将工作和生活割裂开来,二者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可以将生活和工作进行连接,以同样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才能度过幸福而漫长的教师生涯。关于有为和幸福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么对于幸福的教师生涯可以理解为,教师的幸福也是奋斗出来的,有为成就幸福,幸福也能激励有为。
江苏师范大学韦永琼老师发言(线上):付八军老师的两场报告都是以他自己为例子讲述了他个人的经历。我们的暑期班前面几位老师所讲的主题都不同,但有一个东西是共同的。那就是都从“我自己”出发。项贤明老师的“教育学的解释力与批判力”,主旨在于阐明教育学自己的解释力与批判力;黄玉顺老师的生活儒学,主旨在于构建当代中国大陆新儒学自己的儒学;张力老师对我国“十四五”期间教育规划的解读,指出国家的教育主导思想重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自己的教育道路,解决各级各段学校教育的具体问题;陈延斌老师的“传统家训家风文化与当前家庭家风建设”,核心观点也是重在指出中国人自己的传统家训家风文化有着十分宝贵的教育价值。以此,我思考,今天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表现欲,都想要展示自我,每个人都想要别人知道“我”是谁。那么,以“我”作为方法论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论呢?什么时候把“我”作为方法才是可信的呢?哲学虽然来自于主观的思辨,但是,人有一种天生的把握客观实在的能力,当我把“我”自己做方法的时候,我说出来的这个自己就已经是一种普遍的形式。那这样的话,我们必定会置疑的是,当我把“我”自己作为方法时,它是不是所有人的方法呢?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已经是来到了把自己作为方法的时代,但尤须解答的疑难是,当每一个人都把他自己作为方法的时候,这个“我”能不能与大家达成共识、共通和共享呢?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技术工人,他们都是能思考的。付老师一以贯之的一个方法论,应该就是把他自己作为方法,以“我”为方法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这个“我”可不可信,能力够不够还是需要我们去判断辨清的。
扬州大学张杰同学发言(线上):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每一个人都能幸福的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对教师来说,幸福感可能体现在教师的安全感、舒适感、价值感、归属感、成就感、自豪和满足感等方面。那么我认为,提高教师的幸福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师的幸福人生关系密切,教师的专业知识也与教师的幸福有关联。只有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过关,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的感悟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意味着观念、行为和个性的良性互动。观念起着引领作用,观念不断上升为教育信念,从而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最终能够凝聚在教师的个性上,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
王老师总结,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在做什么事情,最终追求的一定是幸福。实际上在人类整个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从中国还是西方,无论是从哲学、社会学还是心理学,很多学科,都探讨过幸福的问题。中国词汇里面有很多表示“幸福”的词,比如说“乐”和“福”,它们都有各自非常丰富的含义。在当前,心理学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积极心理学,专门探讨人的内心幸福指数。它更重要的一个功能是怎样使心理健康的人变得更加健康,更具有幸福感。那什么是幸福感呢?当前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家塞里尼曼,把人的幸福感分为五个维度:一是积极情绪;二是投入感;三是意义,感到生活有意义,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四是积极的人际关系,五是自我实现。关于幸福的来源,它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当前,教师的幸福和追求高质量教育体系是紧密相连的,高质量的教育是师生共同创造幸福的生活。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江苏师范大学金楠同学发言:哈贝马斯指出,民族国家有两副面孔,存在着普遍主义(平等主义的法律共同体)和特殊主义(历史命运共同体)的紧张。假如公民的法律地位和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联结,民族国家就能更好地完成一体化使命。而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需要建立在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在任何时期,文化认同的问题都是关乎到民族未来发展走向的重要问题。文化认同危机起源于文化危机,即文化的“自我意识”遭遇外界的挑战,直接表现为一个群体对其所传承的文化或传统的怀疑甚至不接受。文化认同的危机不仅仅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问题,更是伴随中国文化的转化与再造的过程性问题。在当代全球化潮流的席卷下,中国文化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冲突,文化认同危机也将一直伴随中国文化转型的进程之中。
江苏师范大学徐国花同学发言:“中国教育学”是要走教育学的中国化道路,需以中国的现实问题与未来方向为导向,成为中国本土的特色教育学。这也是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教育学寻求在世界中的地位必然要求,这是民族自尊自强的内在要求;中国教育学的建设问题必须内在的关切中国教育学理论与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这就是中国教育建设索要解决的),外在的更应在世界中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寻求中国教育学的独特性与影响力。中国教育学的挑战实质也是讲不清楚“中国”的独特性。中国的教育学的挑战就是“中国”是什么? 如何讲“中国”、“中国故事”。中国教育学,须以“中国”作为眼睛与态度来看待中国教育学。“中国”一词,隐含着中国人的立场、态度与情感。谈中国教育学必然需带有中国的归属感与意义感,深含本身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同样也包含着切身体己地审视自我的态度,真正为了本身的发展。“中国”“中国人”需从历史中去找到中国与中国人的完整性,也就必须回顾中国历史文化的整全性。那么,中国教育学的建设也就必然要回到文化传统。将古代与现代的结合,中国的传统不变性与现代的可变性相结合,关注与借鉴西方的现代性与注重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平衡去看待中国教育学应如何具有中国特色。
江苏师范大学但倩倩同学发言:我认为,中国教育学建设问题就是要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中国有着悠久的教育思想历史,但是却并没有产生作为学科的教育学。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应该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缺乏中国自身的教育学本土化的教育成果,使得中国教育难以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和话语立场。如何去构建中国教育学的话语体系和构建有中国气象的教育哲学仍是需要努力奋斗的过程。正如黑格尔所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掌握了一门科学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门科学属于这个民族。
扬州大学娄琳琳同学发言:我个人感觉我国教育学的建构必须去反思中国教育学知识的产生,我们现在教育学知识的产生主要有两个趋势:一方面是热点效应。当某个话题成为热点后,很多学者都趋之若鹜的研究某个话题,可能很多学者并没有关照其研究质量。另一方面是他者导向。也就是我们的很多研究者简单的移植西方思想,在移植的东西前加上“中国”二字。那么我想问在这种知识生产现象下,中国的教育学话语体系如何建构?
西北师范大学李丽花同学发言:娄琳琳同学你好,你的问题我有一点想法,和你探讨一下。咱们回顾一下中国发展史可以看到起初是学习日本,然后学习欧美国家,后来跟随苏联慢慢的才找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那么,目前教育学界存在的移植现象,是不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呢?在模仿中、摸索中逐渐找到属于中国自己的教育。
南通大学林佳慧同学发言:我是受到张力老师在他“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宏观形势和政策导向”的讲座中的启发。他说我国高等学校占比65%,比国家原先计划的多了5%左右,这也就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占比比原先计划的少了5%。教育的社会作用应当服务于现实社会生活,而当我们的经济改革发生巨大变革时,我们却缺少了实际可用的人才。咱们中国现在是人很多,才却很少。很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发现毕业找不到工作。想请问咱们中国能走像德国一样的职业教育道路吗?
江苏师范大学徐刘香同学回应:当前,中国的职业教育想要做的就是走产教融合、产学研融合的道路。可能在普通教育中,教学和产业行业以及社会的需求没有契合。但是在职教育领域的话更多的是以对接工作或者技术为主的。这就导致存在一些问题,过于关注技能而忽视了系统知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培养。所以当下国家在探索如何把职业教育发展到本科层次的职业类型学校。这个问题其实在职教里面做的还是不错的。
王恒老师回应:感谢徐同学的回答,关于“中国职业教育究竟应该怎样发展,能不能发展到像德国这样的一种程度”,我认为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公众对职业教育存在误解。当社会中不再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时,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或许能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化问题,其实还是大众观念的问题。我认为越往后发展,很多职业教育都会越往高层次教育发展。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有人擅长技术、也有人擅长做学术研究。当社会在文化上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之后,想改变其实很难,但我认为还是有希望改变的,因为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并试图去解决这个问题,但到什么时候能解决,可能还需要我们慢慢地去改变。
南通大学江浩然同学发言(线上):儒家传统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是具有强大的文化魅力的。我觉得现代家庭教育和儒家传统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结合当下时代特征,儒家传统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儒家传统蕴含着人伦理论价值,可以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儒家传统重视道德教育、道德修养,注重内省慎独,是现代家庭建立良好家风,树立正确教育观的重要借鉴来源。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起着传承儒家传统的作用。家庭是人受教育和社会化的开始,贯穿人的一生。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在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维系家庭成员紧密团结的精神支柱也是传承儒家优秀思想的重要载体。另外我还有个小问题是现在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否被过分夸大了?
江苏师范大学刘铖同学发言:我从社会学的角度回答关于家庭教育及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问题。首先,我认同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对家庭教育有一定的解释力。每个家庭的背后都有着各自家庭的文化资本,家庭中的每个个体都再生产着家庭的文化资本。因此具有优质资源的家庭在培养孩子方面是存在着优势。然而文化资本理论忽略了社会底层家庭的教育。其次,从学校教育来看。我认为教育具有社会分层的功能。学生通过再生产不同的学校文化而有着不同的发展,其中非智力的文化因素起到的作用比单纯教学的作用更大。教师要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作用力,并不能通过教学活动直指学生的发展,而是要通过“联合活动”或“社会控制”(杜威的概念)来实现,社会控制可以理解为文化控制、环境控制。这种原理也可以用现象学中的共主体性,及海德格尔的此在或境域等来解释。学生一定是和教师、文化等共同被置入了一个境域,从而在同“与自我发生联系的文化”的“共同此在”中实现对自我精神的改造的。这种改造也可以说是一种能动性的文化再生产过程。最后,我认为,学校教育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家庭教育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开始注重与推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面对的,目前我们还为真正的科学化的面对家庭教育。所以科学化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和学校共同面对的,并且需要共同付出努力的。
扬州大学李杏霖同学发言(线上):中国传统社会是血缘宗法制社会,家与宗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从传统的家庭教育形式来看,形式多样,比如家训,如先秦时期的《周易·家人卦》;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曹操的《戒子植》,诸葛亮的《诫子书》;再比如家规,他不像家训那般温情脉脉,更多的是奖惩分明,比如在课堂上我们见到了《郑氏规范》。还有专门的“家礼”,孔子教导其子孔鲤时,便道:“不学礼,无以立”。此外,家庭教育有家法、家风、家学、族规等众多形式。但我有个疑问:我们现在的家庭,比较普遍的是核心家庭,哪怕是几世同堂的联合家庭、复合家庭,也不想以往会有庞大的大家族。这也导致像族规、族约这样的许多传统家庭教育形式的消弭,我就像问问当前有没有什么新生的、符合时代的家庭教育形式,去弥补这样一种消弭?
王恒老师回应:与四、五十年前相比,现在我们每个家庭里面的个人已经很少了,同一个家族的人也会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所以我觉得一个家庭的文化已经不再表现为整个家族的统一价值取向。更多的是一个小的家庭,逐渐的融入到整个社会的大文化氛围中。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非得要用弥补的概念去思考一个问题,因为各有各自的优劣,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家庭教育必然会不断的与当下社会相融合。
江苏师范大学于梦雪同学发言:对于前面姜同学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狭义的学校教育,其都属于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就是对个人自我意识的唤醒,我认同“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经历了现代化的冲击。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家庭教育在现代化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儒家对仁义礼的提倡以及家庭教育对于社会稳定来说有很好的效用。家庭教育以及儒学对社会稳定的促进作用并不是我们教育现代化所排斥的,而是有益于我们教育发展的。在今天如何发展现代化的儒学,如何开展现代化的家庭教育,值得我们深思。
江苏师范大学刘春迎同学发言:我认为,儒家传统对于现代家庭教育一个很有价值的借鉴那就是“中庸之道”,我是暂且将“中庸”简单地理解为调和与平衡。家长的时间与子女的时间的调和,家长对子女全面发展的期许与希望孩子顺利应对应试教育期许的调和,家长慈爱关怀与严格要求的调和,家长薪酬与教育投资的调和等等,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只有做好平衡,才能最大程度坚持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向,在当下狂热的、非理性的教育内卷潮流中拥有自己的教育态度。
江苏师范大学翁婉婷同学发言:无论处于什么年代,当我们思索一样东西时,都要考虑这件东西的所处社会背景。我们应当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教育互动中,去探讨哪些传统文化对当前教育存在价值。儿童的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而这些知识、规范实质上是父母所处的共享环境塑造了父母的习惯与观念,并经由父母的语言与行动作用把内化了的社会文化传递给孩子。但是随着我们越来越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观念愈发容易产生差异。这是由于父母观念塑造时所处的文化环境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是不同而造成的。